尊敬的尹小林先生:
欣聞您主持的《國學寶典》,今年已經二十周年了。不禁深感歲月如流。我有幸作為一個歷史的見證人,看著《國學寶典》從一顆小樹苗,成長為參天大樹,成為中國當代電子古籍的一個不可多得的品牌,更看見小林先生帶領的團隊,成為走在中國古籍數字化前沿的領軍團隊、小林先生們成為這個領域的先鋒領航者,我雖然沒有參與《國學寶典》的建設,但是我個人卻是一個真實的受益者,提到《國學寶典》就有一種親切的感覺、甚至感恩的心情。這里簡單講到幾個方面的受益:第一是在研究的選題上,有了過去不可能的選題的,有了《國學寶典》,就有很多突破。既有宏觀的全局,也有微觀的細節。第二是材料,不光是在自己的研究專業的范圍,而且有相當大幅度跨文類的材料,相當于我有了更大的胃口和更開闊的視野。第三是教學。自從用了《國學寶典》之后,我在教學上有很多創新。我帶的學生可以研究意象、物侯、主題學、詞語史等。這些都是以前根本不敢研究的題目。第四,有了《國學寶典》之后,我們在掌握古籍文獻的便捷與速度,比以前加快了。第五,閱讀。有人認為有了電子檢索就不能有真正的文學細讀,但我認為,用了電子古籍檢索之后,可以對一個詞語有深度的、富有層次的細讀。對詩意可以有更多的了解。第六。有了《國學寶典》之后,我們可以做一些學術批評,可以發現前人的一些學術上的弱點,這也是前人跟我們不能比的,相當于我們的武器更加精良了。第七,我們在整個學科建設上面有了更多的開拓的精神,有了更大的勇氣和創新的動力。所以我相信《國學寶典》一定是中國古籍接受史中的一座里程碑。我相信尹小林先生一定會作為功臣,載入古籍整理接受史的光輝史冊,我在這里衷心祝賀《國學寶典》二十歲的生日,祝她更行更遠更生,在將年的歲月里,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胡曉明
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
《國學寶典》十年生聚終化而為傳世藏書,占二首以為賀:
一
寶典當年脫口呼,高人秘笈古不殊。
而今身化千千萬,薪火相傳今古無。
二
豈能勳業不歌呼?原乃愚公與世殊。
一自與天為徒後,初心一點更旁無。
三
會堂人大酒相呼,巨冊煌煌景尤殊。
正是京城秋色好,香山沉醉解酲無?
(胡曉明,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、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長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