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精品免费视频,亚洲区欧美区,久久成人精品视频,成人免费网站观看

《國學寶典》陪伴我走過一生

黃靈庚

  《國學寶典》的誕生,居然有二十年了,時間過得真快??!不知不覺我也快邁入“八秩”的門檻了。每憶及往日與《國學寶典》及“典主”小林交往情景,仿佛就在眼前。如果推算起來,《國學寶典》的歷史不止二十年,至少還得提前三年。

  1999年10月,我受人教社中學語文組邀請,審訂教材中古詩文的注釋。也不知是誰引的線,和小林聯系上了。得知小林有《史記》、《全上古漢魏晉南北朝文》等可以檢索的電子文檔,很想親自體驗一下。一天晚上,小林風塵樸樸來到沙灘成都辦事處。那時,他還在部隊里服役,小個,著一身軍官服飾,令我驚訝萬分。這是我和小林第一次見面。當時,他在計算機上看了給我演示文檔的檢索,覺得太神奇了,當即買下了最初《國學寶典》版,好像只有幾十種書。所以,我認為《國學寶典》至少1999年就已經存在了。

  我這個人天資愚鈍,記憶力太差,平時讀書積累,只好靠做卡片的方式來彌補。但是,卡片多了,編排、存放都是大問題,而且卡片再多,也無法滿足我解決難題需求。如果有個可以檢索的古籍文檔,有些內容實在沒有必做卡片了,恐怕省下許多時間和精力,效率也會大大提高。

  舉個簡單例子吧。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左太沖作《三都賦》初成,時人互有譏訾,思意不愜。后示張公,張曰:此《二京》可三,然君文未重于世,宜以經高名之士?!庇终f:“庾仲初作《揚都賦》成,以呈庾亮。亮以親族之懷,大為其名價,云:‘可三《二京》,四《三都》。’于此人人競寫,都下紙為之貴?!逼渲?,“《二京》可三”、“可三《二京》,四《三都》”的句子,當時《中國語文》發文展開過討論,最后比較一致的意見是:左思的《三都賦》可與張衡《二京》并列為三。庾闡的《揚都賦》可與《二京》并列為三,與《三都賦》并列為四?!翱扇?、“可四”,都是與前者并列為三、四意思。后來,我用小林的文獻檢索版(《全上古漢魏晉南北朝文》),發現漢魏六朝以來相類的句式真不少。如:《漢書·元帝紀贊》:“四三王而六五帝?!薄度龂尽じ咛寐鳌罚骸叭蹩伤?,五帝可六?!焙侮獭毒案5钯x》:“方四三皇而六五帝,曾何周夏之足言?”李善注:“軻曰:高欲令四三王,下欲令六五霸,于君何如也?”劉良注:“時方明帝齊于三皇是為四,皇齊于五帝是為六帝,則周文王夏禹何足言哉?!苯汀稙辇R王讓禪表》:“四三王而六五帝,不亦休哉!”陳師仲《土風賦》:“圣唐四三皇而六五帝,一六合而光宅覽。”江旻《唐國師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觀碑》:“其文德也如此,諒可以四三王而六五帝,蹈東戸而穆南風。”似乎都可以并列為四、為六。

  但是,事情并非如此簡單,又發現一種類此句式表述。如,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狹三王之趢趗,軼五帝之長驅。”《三國志·高堂隆傳》:“則三王可邁,五帝可越,非從繼體守文而已也。”顏之推《觀我生賦》:“內諸夏而外夷狄,驟五帝而馳三王?!毖Φ篮狻端甯咦嫖幕薯灐罚骸皬埶木S而臨萬宇,侔三皇而五帝?!鄙蚣s《鼓吹曲》:“轥五帝,軼三王,橫四海,被八荒?!迸嶙右啊队魈斚摹罚骸傲捍蠡实酃τ馕宓?,道邁三皇?!敝x偃《惟皇誡德賦》:“惟賢是授,惟民是恤,收三皇不足四,五帝不足六?!薄稌x書樂志鼓吹曲》:“越五帝,邈三王。興禮樂,定紀綱。”孫毓《賀封諸侯王表》:“超五越三。與靈協契?!眲Y《即漢王位下令》:“是我祖宗道邁三王,功高五帝。”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邁三五而不追,踐八九之遙跡?!比绻c上述句式比對,四、六,不一定就是并列“為四”、“為六”,四大于三,六大于五,也可以理解為“超越”、“超過”的意思?!八娜酢保^三王,“六五帝”,邁過五帝。這些例證,都是我通過《寶典》檢索方式完成的,大概幾分鐘可以湊效。如果不用這個數據庫檢索,從書里一句句尋找。這篇小文章,恐怕沒有半月或一月時間,難以完成。

  2002年以后,我和香港大學李家樹做《全宋詩詞語研究》的課題。北大出版社出版的《全宋詩》煌煌73冊。我曾經作過試驗。每讀完一冊書,日以八小時計,大約需要四個多月。讀完73全書,至少得328個月,即五年時間。而且在五年中,得保證不受他事干擾,一心一意專注于其中,否則,五年是讀不完的。讀完以后要確立考釋詞目,卡片是解決不了問題,現有辭書,基本回答不了我所需要的內容。如,陸游《廣都道中呈季長》:“江水不勝綠,梅花無賴紅?!睙o賴是啥意思?詞典回答不了。后來陸陸續續找出類似句式,經排比歸納,方知“無賴”之義,至宋代開始虛化,用作程度副詞,是“非?!?、“很”、“甚”的意思??坚屵@個詞,必須把《全宋詩》凡是有“無賴”的詩句,從頭到尾再疏理一遍。也就是說,沒有數據檢索,不就是又得五年時間嗎?所以項目啟動時,我首先建議家樹先生拿出一部分經費,把《全宋詩》做成可以檢索的電子數據,一邊閱讀一邊考釋。在小林幫助下,終于做成《全宋詩》的數據庫,對于此推動項目進程,發揮了很大作用。六年以后,我們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果。

  之后,在撰寫《楚辭章句疏證》時,在原先讀書卡片基礎上,我也廣泛使用《寶典》數據,同樣。不但加快了進度,而且借助于《寶典》,解決了《楚辭》文獻不少疑難問題。我深深感謝小林的幫助。凡是使用過《寶典》的學者,都會有這樣的心情。再后來,我做《宋濂全集箋注》《東萊集箋注》,雖然可以檢索的古籍數據比小林《寶典》豐富多了,其數據平臺及檢索方式以及所提供文獻數據內容(圖文對照)已不可同年語,但是,小林的《寶典》仍然是我經常使用的文獻數據之一??梢哉f,《國學寶典》陪伴了我后半生的學術研究,像老朋友一樣,有著深切的感情。

  數據文獻的出現,誰也否定不了對于古籍整理所帶來新氣象。一時間學術界的爭議也隨之而起。有人不太喜歡使用數據,以為電子數據帶來危害,敗壞了讀原典的風氣。其實,讀書與使用數據并不矛盾。讀書是發現問題過程,發現問題必然需要解決它們,正如我們做《全宋詩》詞義研究那樣,邊讀邊用數據考釋,省時省工,沒有理由拒絕它。須知: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的,不可能把所有的書都讀完,讀完后也不可能全部都裝進了自己的腦子。個人所掌握的知識是有局限的,記憶力再好也不可能什么都記住。運用文獻數據的便利,尋找自己所沒有掌握的證據,不是很好的事情嗎?何況通過檢索而獲得的數據,需要自己反復斟酌、細嚼,必使之妥貼無礙而后止,也不是隨便拿來用的。如果生活在今天,仍不能用文獻數據做學問、寫文章,那他們一定是落伍了。

  我接觸計算機,完全出于無奈,抄寫過度,手腕嚴重扭曲,已經到無法寫作程度,所以1993年開始,迫使改用鍵盤寫作,從286開始一直更新換代到現在,算是“老手”了。但是,對于文獻數據制作,我永遠是外行,計算機現有水平,仍然停留會打字寫作的程度,幾十年來幾乎沒有長進。必須看到,小林的《寶典》對于今天學術研究來說,并非完美無缺。首先,《寶典》的平臺落后了,應該切換成先進平臺。其次,檢索、下截、文件生成等方面的設制,都有待改進。最后,內容必須隨時增加,永遠沒有終止的時候。如果從研究使用數據角度說點建設性意見的話,就是數據的專業化、個性化。目前,對于研究者來,非常需要專業化、個性化的數據,而不是“大路貨”。譬如,我多年研究《楚辭》,感覺很需要制作一種以《楚辭》為核心內容的數據,包括《楚辭》古今注本以及帶“楚”內容全部文獻,尤其近年出土的楚簡楚帛文獻、楚墓中的實物、棺飾、圖畫等,然后旁及與《楚辭》相關的歷史文獻。同時,對于數據準確性要求更高,不僅僅是文字錄入可以檢索,即必須圖文對照,版本選擇要求精而全,甚至一種書的不同版本都有。當然,我這個想法,目前看來屬于“烏邦托”空想,真正實行起來,不知要投入多少經費?個人出資是不太可能的,而且使用率也不會太高,屬于少數人使用,對于一個實體企業,不可能做此等賠本的買賣,恐怕終歸是夢想而已。

  最后,建議重視民間家譜文獻的數據。這些年來,我一直在做《宋濂全集箋注》《東萊集箋注》,發現里邊許多歷史人物,再大的文獻數據都沒法找到。這些人物并非無關緊,對于考訂作品的寫作年代以及與里面的人物關系非常大。不可否認,民間家譜存在造假的內容,特別是名人譜序、墓志銘,尤為突出。但是,里面《行傳》,是其歷史上所有家族成員的人物小傳(名字、號、官銜、出生年月、婚配、葬地),沒有必要造假。《行傳》是一代接一代的,上有所承,下有所系,真要造假,也沒有那么容易,牽涉到其祖宗以及兒孫全部造假。我在箋注宋濂、呂祖謙的時侯,不少取證于相關家譜的《行傳》,把煙沒于歷史塵埃的人物重新給挖掘出來。假如沒有沒有家譜《行傳》的內容,幾乎沒有什么值得箋注內容,其質量大打折扣。這些年來,我自己收輯到以浙東為主的民間家譜(民國以前)數千種,對于南宋以來浙東學術研究提供極大方便。但是,能力有限,還是覺得不夠用,需要進一步去征輯。在征輯過程中,遇到過各種困難,最主要的問題是人手不夠和財力不充。這樣的大項目,由個人來承擔,確實不適宜。建議這個會議呼吁一下: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,投入資金,盡快建設一家以家譜文獻為核心數據庫。前段時間,聽說美國人盯上了中國的民間家譜,花費巨資深入民間收輯宗譜。他們出于何種目的,不得而知。中國民間宗譜也是極為珍貴文獻,不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流出國境,應該及早采取措施征輯、復制、利用、開發,讓它們在文獻整理和研究中發揮作用?!秶鴮W寶典》理應承擔歷史責任,為今后發展開拓新路徑。

草于2022年2月18日

  (黃靈庚,浙江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、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、學術委員會主任。)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汝城县| 醴陵市| 鄂托克前旗| 咸丰县| 长葛市| 黄浦区| 仙桃市| 张家界市| 扶沟县| 西畴县| 侯马市| 盐池县| 汝州市| 青浦区| 孙吴县| 中牟县| 昭觉县| 镇巴县| 沙雅县| 鄂伦春自治旗| 绥中县| 镇原县| 九龙城区| 天气| 临沂市| 宁强县| 徐州市| 吴江市| 永平县| 北流市| 元谋县| 宁陕县| 屏东市| 榆社县| 阜城县| 竹北市| 历史| 曲阜市| 章丘市| 淮阳县| 兴隆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