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【明】
陳繼儒 編集
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335 無技與多技
是技皆可成名天下,惟無技之人最苦;片技即是自立天下,惟多技之人最勞。
[述論]
人生活在世界上,名利不能不要,它是一種推動社會前進(jìn)和發(fā)展的杠桿和動力。為了成
名,人們就不得不去想方設(shè)法求奇獵險,也給社會增添了不少的色彩,才會使人們生活在這
個世界上而不感到寂寞和無聊。所以,我們并不反對名和利,只是不要被它給糾纏住了而不
能自拔就行。但是,名和利二字決不能擺脫開生活的本身,它們與生活緊密相連。要生活就
得有生活的技能,技能越高,生活的難度就會越小。所以,對于人類來說,生活的技能是最
最重要的。
由于生活技能的重要性,所以便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名和利。要想成名或者獲利并不難,
就要看你所擁有的技能高與低了。技能一高,謀生的手段和質(zhì)量便隨之提高,名氣便增大,
利益也加多了。技字從手從支,就是指的從事某一分支工作的手藝。人常說“行行出狀元”,
只要你能夠在某一方面用功專一,精通熟練,都足以名聞天下。
比如說什么貝多芬交響曲、查理香檳、蔡倫造紙、后羿射日,甚至養(yǎng)由基的屠龍術(shù)等等,
都是天下聞名的、萬古流芳的。現(xiàn)在人們?yōu)榱顺雒乔姘俟郑瑹o所不有的。至少一點(diǎn),
會上一點(diǎn)本事,就能夠找到一個飯碗而不至于餓死。那些沒有本事而且老實(shí)的人,是最最痛
苦的了。失業(yè)沒有活干,又不能去搗鬼行騙,便只能呆在家里挨餓!
沒有技藝的人痛苦,那么技藝多而能的人又會怎么樣呢?其實(shí),只要有一樣本事是人們
所需要的,也就行了。情和愛可以只屬于兩個人,但到了世界只剩下兩個人的時候,也還離
不了一個賣大餅的。所以,只要會打大餅,也就可以自立于天下了。
但是,老天爺也很有意思,就是要生出許多的能人來。讓他們不僅會這個,而且還會那
個,不是有句成語叫做“能者多勞”嗎!諸葛亮的本事大,本領(lǐng)多,所以別人做的他都不滿
意、不放心。于是,什么事情都就由他自己做了,以至于到了事必躬親的地步。他自然是最
勞苦的了,只能鞠躬盡悴,死而后已!
人最勞苦的時候,雖然有了名,但對于自己的心理以及對人生的感悟來講,并不見得是
件好事。大家都清楚,在我們的身邊出現(xiàn)了一個能人,于是什么事情我們都會去尋找他來幫
忙。你找我找,他就完全成了我們大家的一種工具了,幾乎失去了他所具有的人格和生命的
價值了。
現(xiàn)在很多的模范和英雄,一旦出了名,麻煩就會接踵而來。找他來借錢的、維修的、托
關(guān)系的、解決思想問題的,甚至還有修理馬桶的。他一個人再怎么努力,也不能夠滿足千人
意啊!他如果有了一次不去幫忙,便落下了罵名。所以說,名人最難當(dāng),正是那“人怕出名
豬怕壯”。
我們也不反對出名,也不反對一個人多能。只是說,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一個人能干完的,
要叫大家都去干一點(diǎn)。這樣以來,大家都成了名人,彼此依存,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,
名人也就好當(dāng)了!
|
|
|
中國社會出版社
|
|
|
總策劃 李安綱
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
馬民書 | |
|
|
|
|
|
|
版式: |
|
|
|
|
|
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