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精品免费视频,亚洲区欧美区,久久成人精品视频,成人免费网站观看

《詩經·衛風·氓》“靡有朝矣”訓詁商榷

  【內容摘要】《氓》是《詩經·衛風》中的名篇,但是千百年來,人們對其中“靡有朝矣”的理解可謂紛繁。文章綜合運用古代漢語語法、文字、音韻、訓詁與古文獻資料,比較互證的辦法,考釋了“靡有朝矣”一詞的含義,對以前的訓詁成說提出了質疑,認為“朝”通“調”?!百砼d夜寐,靡有朝矣”即早起晚睡,從未改變。

  【關 鍵 詞】詩經;氓;靡有朝矣;調

  《詩經》是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,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和古代漢語的基石。《衛風·氓》被編進大學和中學語文課本?!对娊洝纷怨烹y讀,王國維《與友人論詩書》中成語書》云:“《詩》《書》為人人誦讀之書,然于《六藝》中最難讀。以弟之愚闇,于《書》所不能解者,殆十之五,于《詩》亦十之一二?!蓖跏蠈W問精深,海內外人人所共譽,猶有“十之一二”不能解詁,恐非過謙之詞。筆者于《詩經·衛風·氓》訓詁人人殊者“靡有朝矣”處,略有心得,撰成文章,特就教大方之家。

  學術界對“靡有朝矣”的解釋可謂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

  《鄭箋》云:“靡,無也。無有朝者,常早起夜臥,非一朝然?!庇枴俺睘槿?,似有不妥。因為“朝”指早晨??追f達《疏》:“時夫雖如此(愛己),己猶不恃寵自安,常自早起夜臥,無有一朝一夕而自解惰。”此說雖詩意可通,但多出“解惰”意,解釋欠佳。

  朱熹《詩集傳》云:“早起夜臥,無有朝旦之暇?!贝藯l訓釋增加一“暇”字,主觀臆測,恐非詩意。

 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云:“朝,當借為佻,安逸?!备咦㈩H具新意,但缺少文獻證據,有待進一步研究,值得商榷。

  朱東潤主編的《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(上編第一冊)》:“言不止一日,日日如此?!蓖趿χ骶幍摹豆糯鷿h語》注釋為“無有片刻之暇。朝,早晨。這里指短時間?!惫a良等編的《古代漢語》注釋為“意思是沒有一天不如此。朝,早晨,指一朝(一日)?!毙熘杏瘛⒔饐⑷A主編的《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》:“沒有一日不如此。朝,日?!?人教版高中《語文》教材第二冊:“沒有一天不是這樣。朝,一朝(一日)。”

  以上諸家所解均不妥,有的不明“靡有朝矣”的文言句式;有的對“朝”字理解有誤。

  在《詩經》中,“靡”當然可以用來表達雙重否定的意思時,但不是由“靡”字單獨表達,而是通過與別的否定詞相結合來表達的。例如:《詩經·國風·邶風》有“靡日不思”;《詩經·大雅·蕩》有“靡不有初”;《詩經·大雅·抑》有“靡哲不愚”和“萬民靡不承”;《詩經·大雅·桑柔》有“靡國不泯”;《詩經·大雅·云漢》有“靡神不舉”、“靡神不宗”和“靡人不周”;《詩經·大雅·韓奕》有“靡國不到”;《詩經·魯頌·泮水》有“靡有不孝”;《詩經·商頌·烈祖》有“武王靡不勝”;《詩經·小雅·正月》有“靡人弗勝”;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有“靡瞻匪父”和“靡依匪母”等。因此,訓釋“靡有朝矣”為“沒有一天不如此”或“沒有一天不是這樣”是錯誤的。

  “朝”,甲骨文字形,上下為“ 莽 ”字,中間為“ 日 ”,“ 月 ”。表示太陽已出草 莽 中,而月猶未沒。本義是早晨 ?!稜栄拧め屧b》:“朝,早也?!薄抖Y記·祭義》:“周人祭日以朝及誾?!弊ⅲ骸俺?,日出時也?!碑斎?,“朝”字也有表示日和天的意思。查閱古代文獻典籍,若“朝”用來表示“日”和“天”的意思時,一般不是單用“朝”字,而是還有別的附著詞。比如:《孟子·告子下》云:“雖與之天下,不能一朝居也?!薄妒酚洝斨龠B鄒陽列傳》云:“三戰之所亡,一朝而復之?!?因此“朝”前有附著詞“一”時,“一朝”即一日或一天。再如:今朝,明朝即今天,明天。例證有:“今朝有酒,今朝醉?!薄皵碉L流人物,還看今朝?!薄澳獑柦癯瘎賻谆I?!薄懊鞒l弄扁舟?!彼?,“靡有朝矣”之“朝”就不能解釋為一日或一天。

  《說文解字》:“朝,旦也。從倝,舟聲”。清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“《毛詩》叚輖為朝?!吨苣稀罚骸異┤巛q饑?!秱鳌吩疲骸q,朝也。’此謂假借也?!睹姟芬灾苈暎ㄖ浮对娊洝ぶ苣稀と陦灐罚┲{、輖為朝”。今本《詩經·周南·汝墳》作為:“惄如調饑?!薄睹珎鳌吩唬骸罢{,朝也?!薄多嵐{》:“未見君子之時,如朝饑之思食?!彪m未直接解釋“朝”,也可看出鄭玄贊同《毛傳》之說。《魯詩》“調”作“朝”?!墩f文解字》在解釋“惄”時,云:“《詩》曰:‘惄如朝饑’”。許慎采用《魯詩》為例證。清陳奐《釋毛詩音》云:“調饑,調讀朝。朝,舟聲,與周同部?!薄爸邸迸c“周”音同,故可通假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蔡邕《青衣賦》:‘思爾念爾,惄焉且饑’,且乃旦之偽,旦饑即朝饑?!惫省皭┤缯{饑”即“惄焉朝饑”。

  因此,“靡有朝矣”之“朝”亦可通“調”?!罢{”有調動,調整,調換之意。 “調”即改變、變動。故“夙興夜寐,靡有朝矣”可譯為:早起晚睡,從未改變。意即天天如此。

  我們今天解釋中國古代文獻,當然離不開傳統注釋。第一,先得研究早期的注解(如《毛詩正義》),因為與我們相比,他們與古籍所反映的時代距離近,所以他們的解釋有可能是諦解。第二,再看后來的注釋(如孔穎達《疏》及《詩集傳》等),第三,參照現當代的注釋(如高亨《詩經今注》,王力《古代漢語》等)。也不能人與亦云,株守前人之說。給古代經典以正當明確之解釋,這是當今學人的責任。

【主要參考文獻】:

[1]十三經注疏·毛詩正義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7.

[2]朱熹.詩集傳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.

[3]段玉裁.說文解字注[M].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1年10月第1版.

[4]王先謙.詩三家義集疏[M].北京: 中華書局,1987年2月第1版.

[5]高亨.詩經今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.

[6]金啟華.詩經全譯[M].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84.

[7]雒江生.詩經通詁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8年7月第1版.

[8]馬如森.殷虛甲骨文實用字典[M].上海:上海大學出版社,2008年4月第1版

原刊《語文知識(季刊)》第3期

(作者單位:甘肅省渭源縣第一中學)

  

Comments are closed.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长岭县| 甘洛县| 城固县| 孟连| 兴安县| 沅陵县| 金湖县| 桦南县| 襄垣县| 宾阳县| 建水县| 永宁县| 亳州市| 陈巴尔虎旗| 马公市| 灌阳县| 泗洪县| 丰都县| 通江县| 宝山区| 云林县| 贵定县| 荥经县| 和龙市| 汤原县| 梓潼县| 林州市| 桂东县| 封丘县| 龙口市| 屏南县| 资中县| 宁阳县| 玉环县| 崇礼县| 鹤山市| 昌宁县| 青龙| 镇宁| 新民市| 芒康县|